首页

小刚流浪记晓诺

时间:2025-05-28 18:25:13 作者:(经济观察)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现井喷式突破 浏览量:59870

 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(记者 刘文文)今年以来,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成果呈现井喷之势,多家新能源车企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从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到智能驾驶系统升级,从充电技术突破到跨界生态融合,一系列创新成果彰显出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活力与发展潜力。

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称,今年以来,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,社会信心持续提振。汽车市场在政策驱动、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,市场活力持续释放。今年前4个月,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千万大关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2.9万辆和430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48.3%和46.2%。

  亮眼数据的背后,是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。动力电池技术方面,全固态电池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。近期,宁德时代宣布其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入预量产阶段,能量密度较传统液态锂电池提升超30%,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。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正式贯通,100%线体自主开发,设计产能达0.2吉瓦时。

  充电技术领域创新成果令人瞩目。目前行业主流大功率充电技术功率已达350千瓦-480千瓦,液冷超充技术更是取得重大突破。华为推出的业内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,可实现每分钟补充20千瓦时的电能。比亚迪全球首发的“兆瓦闪充”技术,峰值充电速度达“1秒2公里”。

  此外,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。人工智能正推动汽车从传统机械产品向具备学习、决策和交互能力的“智能移动终端”转变。

  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,多家车企展示了最新智驾研发成果。华为展示了最新发布的华为乾崑ADS 4智驾系统,其端到端时延可降低50%,通行效率提升20%,重刹率降低30%。小鹏汽车推出了图灵AI智驾芯片,预计二季度量产;其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,计划三季度预售。星纪魅族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亮相,可实现手机和车机的无缝连接,截至目前,合作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大关。

  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达到57.3%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、国汽战略院副院长郑亚莉称,当前,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计算驱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,引领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提升迈向创新驱动,电动化、智能化、国际化成为新增长极,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提供“中国方案”。

  “曾经,中国是全球汽车技术的跟随者”,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说,如今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国,更成为催生各类汽车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的最强汽车科技生态系统,为全球汽车产业提供了“技术风向标”和“创新百宝箱”。

  业界认为,随着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,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,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作用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东西问·中外对话】德国知名学者:欧美社会应加深对中国的了解

“琉璃剪叶碧团团,收拾繁枝径尺寒。举赠诗翁知有意,要令饱看鹤头丹。”南宋绍熙元年(1190年),浙江婺州(今金华)人喻良能告老还乡后曾作一诗,描述了其在金华盆栽茶花品种“鹤头丹”的情形。据此推断,金华地区人工盆栽茶花的历史超过800年。

广州市公安局接收其首架空客H175直升机

北京:2023年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.46万起

“徜徉在这座古厝里,可切身感受沈葆桢爱国、开放、担当、廉洁的为官做事品格风范。”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林飞看来,林则徐是近代中国“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”,严复是近代中国“开眼懂世界的第一人”,而沈葆桢生于两者之间,思想开放,是主张近代中国人民认识外面世界的人。

《乡愈》首发出版 引发读者思考回归亲情本源

经专家团队充分沟通,一致认为行瘤体部分切除对于改善预后意义重大。但是,手术存在较大挑战:肿瘤位置复杂。肿瘤在躯干所占面积较大,边界不清,累及皮肤、皮下筋膜层及肌肉。如何精确评估切除范围,避免造成继发畸形,是手术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,且出血多、止血困难。神经纤维瘤瘤体血窦和血管异常丰富且脆弱,术中稍有不慎便可引发大出血。术中常因大失血导致血压下降,心率加快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,且王华身体基础条件较差,脊柱侧弯,手术体位特殊等因素加大术中风险。

代表通道丨刘传健:把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是我的责任

3月28日,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,介绍《节约用水条例》有关情况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在会上介绍,中国在2022年发布了新一版国家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,引领各地推进城市节水,截至目前,全国共建成了11批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。全国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80亿立方米,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9%。(记者 让宝奎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